8月的310直播,暑气裹着上合组织峰会临近的喜庆氛围,在城市的街巷间流动。医院产房外的走廊里,特警于重光攥着手机的手沁出细汗,一边是待产的妻子、即将出生的孩子,一边是随时可能响起的集结指令;而百公里外的河边树丛,特警张宇正盯着无人机屏幕,蚊虫在他手背上叮出红包,搜寻走失少年的焦灼,让他忘了夏夜的闷热。这一天,两份牵挂与担当,正在不同的角落悄然书写......
产房外的“缺席”
个人简介:于重光,男,28岁,中共党员,2018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,现任公安宝坻分局特警支队二大队二级警长,曾受到嘉奖2次。
医院产房外的走廊里,承担支援上合组织310直播峰会安保任务的于重光,随时待命准备奔赴任务一线。此时的他,因为妻子临盆,被单位领导强令来医院短暂陪护。
“哇——”婴儿的啼哭穿透门缝时,于重光猛地站直身体,他既欣喜又焦急,径直跑向产房门口,护士抱着裹着米白色襁褓的孩子出来,笑着说“女孩,母女平安”。他凑过去,看着孩子皱巴巴的小脸,鼻尖泛酸。这是他盼了十个月的孩子,可此刻,手机突然震动,“集结出发”的指令,瞬间将他拉回安保任务中。
他快步冲进病房,妻子刚醒,虚弱地朝他笑:“是不是要走了?”于重光半蹲在床边,握着妻子微凉的手,千言万语堵在喉咙里,最后只化作一句沙哑的“对不起”。“别这么说,”妻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,“工作是大事,你得站好岗。”
于重光的眼泪没忍住,滴在妻子手背上。他又仔细看了一眼婴儿床里的孩子,把那小小的模样刻进心里,转身时,听见妻子在身后说“注意安全,等你回来抱宝宝”,他没敢回头,怕一回头,就迈不开奔赴工作一线的脚步。
这不是他第一次“亏欠”家人。一周前,妻子产检时查出胎位偏下,医生建议家属陪同复查,可他正在参与专项任务,想来想去,只能让母亲陪着妻子去医院。晚上视频时,妻子笑着说“没事,你放心”,他看着屏幕里妻子强装的轻松,心里像被揪着疼。他知道,工作不能有半点差池,虽然领导和同事都让他去陪爱人,但自己多站一班岗,就能多尽一份责、多替同志们分担一些压力和任务。
手臂上的“勋章”
个人简介:张宇,男,38岁,中共党员,2014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,现任公安宝坻分局特警支队二大队一级警长,曾受到嘉奖8次。
8月25日晚10时许,河边的树丛里满是蚊虫,张宇操控无人机遥控器的手,已经被叮了好几个包。接到指令时,他刚结束当天的巡逻任务,还没来得及休整,就跟着同事迅速赶往事发地,任务是紧急寻找一名走失少年,要是夜里找不到,后果不堪设想。
“地面搜不到西边那片灌木丛,无人机再低一点!”对讲机里传来同事的声音,张宇紧盯着屏幕,调整着操控杆。夜风吹得树叶沙沙响,突然,屏幕上的画面猛地晃动起来,无人机发出刺耳的嗡鸣,不受控制地朝着下方正在弯腰搜寻的同事俯冲过去。
没有时间思考,张宇几乎是凭着本能第一时间冲过去,伸直右臂抓住了失控的机身。锋利的旋翼瞬间划过他的小臂,像是被烧红的刀片割过,剧痛顺着手臂窜上来,温热的血一下子就浸透了深色的警服,顺着指尖滴在草地上。
“张宇!”同事们惊呼着围上来,他却咬着牙,死死按住机身,直到关掉开关,才发现自己的手还在抖。“别愣着,继续找!”张宇喘着气说,话音刚落,才觉得手臂上的疼痛越来越剧烈,眼前都有些发黑。
医生缝合到第十针的时候,张宇看着天花板心里念叨着:“还好没伤到战友。”治疗结束后,大夫提出:虽然未伤及筋骨,但多处伤口缝合需回家静养。领导也让他回家休养,但他微笑却坚定地拒绝:“队里现在正缺人,我这点伤不算啥。”当晚,胳膊缠着厚厚纱布、伤口隐隐作痛的他,在治疗结束后立即返岗工作,坚守在安保任务一线。在得知走失少年当晚已被安全找到后,悬着的心踏实了,伤口的痛忘却了 。如今,他小臂上的伤口慢慢愈合,留下了几道深浅不一的疤痕。有战友问他疼不疼,他总是笑着说:“不碍事。”因为在他心里,这并不是一道道普通的伤疤,而是属于特警独有的勋章,比任何奖章都帅!
或许于重光会遗憾没能第一时间抱住女儿,或许张宇的疤痕会在阴雨天隐隐作痛,但他们从未后悔。上合组织310直播峰会的平安落幕,是无数像他们这样的公安民警用“缺席”与“坚守”换来的。藏蓝里的牵挂,是对家人最深的温柔;手臂上的“勋章”,是对职责最硬的担当。当城市里的人们安然享受生活时,别忘了,有群穿警服的人,正把对小家的惦念藏心底,把对万家的守护扛肩上,让警徽在每一个需要的地方,始终闪耀。